都勻百子橋,又稱唐家橋,橫跨于劍江之上,系“橋城”都勻的龍頭橋,代表都勻城市之形象。橋長140米,寬8米,高11.5米,為七孔石拱橋。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首府都勻市之所以有“橋城”之稱,得益于劍江之水。劍江系沅江主源清水江的上源稱謂。流域面積含都勻、丹寨、凱里、麻江、福泉、施秉、黃平、鎮(zhèn)遠(yuǎn)、三穗、黎平、榕江、天柱、錦屏、雷山、臺江、劍河等16個縣市的清水江,發(fā)源于都勻市苗嶺山脈斗篷山北麓之中寨,東北流至谷江,轉(zhuǎn)而東南到都勻。都勻段稱劍江。劍江由北向南,穿城而過,并納若干小溪,河網(wǎng)密度頗大。素有建橋良俗的布依族、苗族民眾,在劍江及其支流之上修建各種形制的橋梁,其中佼佼者,首推百子橋。
百子橋為郡人唐文升捐資創(chuàng)建于清乾隆五十一年(1786年)。當(dāng)年唐氏已過半百,膝下無子,欲架橋以求繼嗣。唐家祖上耕讀為本,但卻認(rèn)為“積田以遺子孫,子孫未必能種;積書以遺子孫,子孫未必能讀;積德以遺子孫,子孫長享太平之!。唐文升秉持“家訓(xùn)”,獨(dú)資建橋,歷時五載,四修四毀,第五次修橋時缺一拱石,銀兩已耗盡,停工數(shù)日,唐氏苦無辦法,一日洪水翻卷,神龜駝巨石于橋拱處乃成,橋建好之時,百姓為感其恩德,命50童男和50童女先過此橋,喻唐公兒孫滿堂,后唐公得一子,百姓稱此橋為“百子橋”。
時任都勻知府孫廷相題贈“功半洛陽”匾嘉其善舉。其后,唐文升的后代在橋上添建“聳翠亭”。著名清代史學(xué)家、貴州學(xué)政洪亮吉曾登亭四眺,并作《登劍江聳翠亭望西北諸山》詩:“沿流都有鷺鷥飛,空翠時時沁客衣。忽訝危崖突人影,似驚鳴鏑啟山扇;靥段魅ゾG氵云氵云,一角樓臺上夕曛。傾耳卻聞空際響,入山云斗出山云!毕特S五年(1855年),聳翠亭毀于兵燹。光緒十一年(1885年),唐澤芳修復(fù)橋亭,時任都勻知府羅鳳儀題贈“纘緒宗功”匾。清末,劍江連年暴漲,橋基多處受損,唐文升六世孫唐樹衡與族人傾力維修。1944年底,日寇進(jìn)犯黔南,守軍炸橋潰逃。其后復(fù)經(jīng)修葺。
解放后,仍作公路橋用,并于橋面兩側(cè)增建人行道和鐵護(hù)欄。20世紀(jì)80年代,另建公路橋行車,百子橋退位,遂于橋上修建歇山頂橋屋,兩端修建六角攢尖頂橋亭,橋頭安置石獅,廣種竹木,使百子橋的社會功能發(fā)生了很大變化。當(dāng)初唐文升修建百子橋,為的是積德求子。其后裔世代維修百子橋,出于“纘緒宗功”。而如今的百子橋,隨著社會的發(fā)展和時代的變化,成了都勻人民休息娛樂的文化活動場所,百子橋已與都勻毛尖茶文化結(jié)為一體,在百子橋茶樓上喝都勻毛尖茶,賞劍江河美景,回味百子橋之歷史,自有一番品味。